在长春师范大学,有一项意义深远的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它如同一座灯塔,照亮师生前行的道路,引领青年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下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青马工程。
一、青马工程:铸魂育人的重要工程
长春师范大学于 2012年5月启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校党委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把青马工程作为一项灯塔工程、铸魂工程、种子工程进行重点培育。按照“党委领导、上下联动、分层培养、师生共进、辐射全体”的原则系统推进,开创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我校青马工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思想性、系统性、实效性的培养原则,在充分把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思想觉悟的基础上,遵循大学生思想观念形成规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对一批思想上积极进取、政治上对马克思主义有追求的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培养。按照多层次、多渠道、重点规划、特殊培训的原则, 采取创新型的培育路径,努力培养具有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较高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较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实践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能够在将来堪当重任的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青马工程是学校党委主抓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工程,秉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构建了“1233”工作体系,以学校党委为主导,覆盖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两个群体,分学校先锋层、学院骨干层、班团全员层三个层次培养,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学文化建设三条战线协同推进,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扎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而辐射带动全校师生,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政治素质。
二、工程理念
1.两个使命
(1)在大学生中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2)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实现人生价值
2.两个自信
(1)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的自信
(2)对青年知识分子追求真理、掌握真理的愿望和能力的自信
3.三高定位
(1)学校党委站位高
(2)理论教育势位高
(3)培养标准格位高
4.七新协力
即七个培养环节:理论武装、导师指导、实践砥砺、自我修缮、网络交流、行为养成、迭代传承
5.四共计划
(1)青马学员与青年教师共同成长计划
(2)青马学员与任课教师共建纯洁课堂计划
(3)学院青马学会与教师支部共建计划
(4)学院青马学会与学校青马工程共进计划
三、成效显著
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对青马工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宣传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16年5月,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刘云山、刘延东、刘奇葆对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长春师大青马工程经验被纳入《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31号)中,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推广。
四、丰富实践:学思践悟,书写青春华章
青马工程的学习与实践丰富多样,为师生们提供了广阔的成长舞台。
青马工程每期遴选约100名优秀学员,从二年级开始进行为期三年的精英式培养,继续优化“七新协力”培养模式,即“理论武装”“导师指导”“实践砥砺”“自我修缮”“网络交流”“行为养成”“迭代传承”,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1、理论武装
理论武装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主要内容对学员进行理论教育是青马工程的工作核心,是“七新协力”培养模式的基础。青马学员单独编班,特别配备优秀教学团队授课,聘请学界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以基础理论、专题讲座、理论实训和成长沙龙为基本形式,开展“听说读写议演行”等丰富多彩的理论学习活动,激发理论学习热情,提升理论学习实效,形成纵深递进的理论教学体系。
2、教师指导
导师指导是青马工程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环节。学校遴选理论修养好、思想素质高的优秀教师任导师,每位导师指导3至5名学生,以思想导师、理论导师、生活导师“三重身份”定期对学员进行指导,通过面对面恳谈、理论实训等形式与学员进行心灵沟通,准确把握学员思想动态,培养和引领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因材施教。学校定期召开导师工作交流会,鼓励和支持导师访学考察,创新指导方式,总结指导经验,增强指导实效。
3、实践砥砺
实践砥砺是理论教育的必要补充与延伸。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根本点,提升学员思想境界;以志愿服务为落脚点,提高学员思想觉悟;以社会实践为切入点,拓展学员综合素质;以挂职锻炼为侧重点,增强学员实践能力。所有学员在培养期内至少参与25次或累计不少于50小时的志愿服务活动。每年组织学员到井冈山、延安、通化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每年安排学员到机关处室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以定向、定时、定点的“三定”举措使学员实现从理论到能力再到信仰的转换。
4、自我修缮
自我修缮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内在条件和动力。学校大力加强青马资料室建设,不断补充和丰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相关书籍,为青马学员配发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满足学员自主学习需求。学员自发建立多层次的“青马学员读书小组”,培养和激发读书兴趣,自觉开展读书报告会、影视欣赏等活动,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自主选修相关课程,强化理论认知,坚定理想信念;自行设计课外调研,发挥朋辈群体间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从知识到信仰的内化。
5、网络交流
网络交流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导师和学员共享理论资源、分享学习体会、展示学员风采、促进理论内化、引领舆论方向的重要途径。工程着力加强专题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微博和系列微信群、QQ群等多元化的网络平台建设,以青马学员为主体,组建运营团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多样化、生活化、趣味化的作品形式进行传播,着力增强网络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促进师生互动,展示工作成果,提升工作质量。
6、行为养成
行为养成是通过特殊的管理方式,为学员提供自主管理、自我成长的机会,培养学员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校对每期青马学员单独编班,成立班委会和党团支部,配备辅导员和班主任,建立并规范学员档案管理;组织学员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主题演讲、经典革命诗词诵读、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对学员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建立学员考核制度、评优办法、增补和退出机制,对学员实行动态管理。大力选树“学习标兵”“读书标兵”“宣传标兵”“志愿服务标兵”“文明行为标兵”和优秀学员,并给予表彰。学员完成全部培养任务,经综合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7、迭代传承
迭代传承是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的接力环节,是巩固青马工程培养成果的助推器,是青马学员后续成长的导航仪。通过邀请优秀校友做客“成长沙龙”,为学员提供就业创业指导;通过有计划地组织青马学员开展假期校友走访活动,增进校友间、校友与母校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员开拓视野;通过与青马学员就业单位党组织建立联系机制,实现对学员的接力培养;通过把毕业学员纳入各地校友分会组织体系,持续关注学员成长;邀请优秀毕业学员担任在校学员“朋辈导师”,实现青马学员的迭代传承,持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长春师范大学青马工程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师生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它不仅传授知识,更塑造灵魂;不仅提升能力,更培养担当。如果你也渴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成长,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就快来加入青马工程这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集体吧!让我们一起,携手同行,为青春点亮信仰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