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专业介绍
  • 师资队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广告学专业
  •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学 研究生教学 教学特色
  • 科学研究
    研究成果 学术交流 学术前沿
  • 学团工作
    学团设置 学团活动 就业指导
  • 党建工作
    支部设置 党建活动 党建品牌
  • 资讯中心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相关下载
首页 / 师资队伍 /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 正文

副教授——卫毓博

发布时间:2024-11-06 来源:传媒学院

姓名:卫毓博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职务:无

学历:硕士研究生

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

研究方向:短片创作、纪录片创作

主讲课程:《视听语言》《电视摄像》《纪录片创作》

教育工作经历:

2002年7月——2004年3月  吉林电视台    编导

2004年3月——至今          长春师范大学  教师

学术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教科研项目、论文、著作等)

一、学术论文:

[1]李唯一,卫毓博.自媒体时代影视解说类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传播,2024,(13):46-48.

[2]高昂,卫毓博.仙侠剧的英雄情怀淡化问题研究[J].视听理论与实践,2024,(03):65-70.

[3]卫毓博,王昕怡.吉林省新农人媒介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4,43(03):198-200.

[4]郭祥增,金丽娜,卫毓博.解读“上海名媛拼团事件”的符号消费[J].声屏世界,2021,(04):83-85.

[5]卫毓博,夏振影.高校广播电视艺术教育与实践教学改革——评《电视艺术教程》[J].中国教育学刊,2020,(12):121.

[6]王冰,卫毓博.微信平台条码系统在数字化艺术创作平台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04):192-194.

[7]卫毓博.“中央厨房”在深度报道中的应用与提升[J].传媒,2018,(02):73-75.

[8]卫毓博,刘德成.《电视摄像》课程中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34):119-120.DOI:10.16661/j.cnki.1672-37

91.2017.34.119.

[9]于谦,卫毓博.论长镜头与蒙太奇的数字化融合[J].电影文学,2017,(05):45-47.

[10]卫毓博,孙晨.定格动画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23):168+170.DOI:10.16661/j.cnki.1672-3

791.2016.23.168.

[11]卫毓博,刘德成.吉剧数字化创作与高校创意人才培养[J].西部广播电视,2016,(16):86.

[12]卫毓博.《电视摄像艺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6(22):22.

[13]卫毓博,孙晨.微电影发展过程中“草根制作”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2,(23):197.

[14]陈伟,卫毓博,钟磊.央视新闻频道“走基层”报道的特点及影响分

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2,(06):134-135.DOI:10. 19483/j.cnki. 11-4653/n.2012.06.082.

[15]卫毓博,初渤涵.从《蜗居》对大众文化意义指涉的反思[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2):117.

[16]钟磊,卫毓博,孙晨.浅谈电视栏目的风格与主持人的融合[J].现代交际,2011,(12):107.

[17]卫毓博,陈伟.后现代的作为——破坏再破坏[J].知识经济,2011,(24):99.DOI:10.15880/j.cnki.zsjj.2011.24.030.

[18]卫毓博,钟磊.关于电视文化产业化的反思[J].企业研究,2011,(24):200.

[19]卫毓博,孙晨.“限娱令”为国内媒介素养教育带来的冷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1,(24):379.

[20]卫毓博.浅析电视栏目剧勃兴的文化语境[J].青年文学家,2009,(24):181.

[21]卫毓博.浅谈电视娱乐类真人秀节目“仪式性”缺失[J].电影文学,2009,(24):124-125.

[22]卫毓博,赵赜劢.传媒产业化进程中电影美学的哲学思考[J].电影文学,2009,(23):12-13.

[23]卫毓博,刘德成.对两部电影中人物的思考——比较《活着》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1):312.

[24]刘德成,卫毓博.高校和谐教学管理环境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9,(29):256.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09.29.150.

[25]卫毓博.什么是美——一种人类平衡自我心理欲望的媒介形式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12):198.

二、科教研项目:

[1]2014.07—2016.10  《面向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媒介文化创意人才的研究》,主持人, 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

[2] 2017.05—2018.10  《<电视摄影艺术>微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主持人,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

[3] 2017.07—2019.03  《高校<电视摄像艺术>课程中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主持人,吉林省教育学会

[4] 2017.07—2024.09  《高校资源助力吉林省新农人短视频内容生产》,主持人,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其他:(荣誉、获奖,社会兼职,称号,精品课等等)

[1] 2017.11  长春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 2014.11  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获高教文科组优秀奖

[3] 2014.09  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评比论文类三等奖

[4] 2015.05  全国第二届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吉林省比赛中获二等奖

[5] 2015.05  视频微课《升降格的拍摄》在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评中获一等奖

[6] 2018.09  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中国青年微视频入围奖

[7] 2024.06  论文《吉林省新农人媒介素养提升策略研究》美育教学成果展评一等奖


上一篇:副教授——刘蕊

下一篇:副教授——于方婷

吉林省长春市长吉北线677号

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