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专业介绍
  • 师资队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广告学专业
  •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学 研究生教学 教学特色
  • 科学研究
    研究成果 学术交流 学术前沿
  • 学团工作
    学团设置 学团活动 就业指导
  • 党建工作
    支部设置 党建活动 党建品牌
  • 资讯中心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相关下载
首页 / 资讯中心 / 通知公告 / 正文

审核评估进行时 |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第三期)

发布时间:2024-11-08 来源:传媒学院融媒体中心

图片

1.“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的解读


学生中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培养目标和全体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进行资源配置和教学安排,并将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专业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产出导向理念(成果导向—OBE)。强调专业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以学生接受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并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和要求,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

持续改进理念。强调专业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能持续跟踪改进效果并用于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图片


2.党的十八大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报告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论断,其中“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是我党的重大政治宣示,令人精神振奋,倍受鼓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立德树人”,坚强而有力地回答了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

图片


3.“三全育人”的要求是什么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

图片


4.教育的“四个回归”是什么

一是回归常识。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二是回归本分。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

三是回归初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是回归梦想。要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图片


5.如何践行五育并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培养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同向同行,同心同力,同频共振,是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养的必由路径。

图片


6.“三个不合格”包括什么

高等教育战线要树立“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理念,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

图片


7.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四有”好老师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图片



8.全国教育大会“六新”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新判断、新表述、新要求、新措施、新加强、新应对。

图片


END


素材来源:教务处

排版制作:赵晶晶

责任编辑:王   溢

初      审:阿尔曼

复      审:左   宁

终      审:潘业旺


下一篇:审核评估进行时 |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第二期)

吉林省长春市长吉北线677号

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版权所有